政治學基本概念(五)

作者:林瑋

政治學基本概念(五)

民族、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

(整理自Heywood的政治學)
一、民族
(一)從文化層次
一個民族意指基於共同的語言、宗教、歷史和傳統而結合在一起之團體,各個民族皆呈現各式各樣的文化異質性。
(二)從政治層次
一個民族指的是認定自己乃基於自然而結合的政治社群。傳統上,這個觀念是以建立或維繫一個國家的方式達成,但也可以透過公民自覺的方式表現。
(三)從心理層次
一個民族是一群人分享著不同於異族的忠誠或情感,並以愛國主義的方式流露出來。
二、民族主義
(一)自由主義式民族主義
自由主義式民族主義假設,人類自然地被劃分成數個民族的集合體,每個民族都具有特定的認同感。因此,民族是一個真實的或有機的共同體,而不是由政治領導人或統治者一手創造的。自由主義式民族主義與盧梭學說中的人民主權有關。19世紀的歐洲,民族主義者為了對抗由許多民族所組成的寡頭專制與高壓統治,彼此互相奧援。因此,這種形式的民族主義,就是服膺於民族自決的原則。
(二)保守主義式民族主義
保守主義式的民族主義重視民族的愛國情操所帶來的社會凝聚與公共秩序。尤其是保守主義將民族視為一個有機體,即源自於人類希望與他們觀念、習慣、生活方式與外貌類似的人相聚。從這樣的觀點來說,這樣的愛國情操與民族情感大部分根植於他們所分享的歷史,並將民族主義轉換為捍衛過去歷史所存在的價值與制度。
(三)擴張主義式民族主義
擴張主義式民族主義認為,民族存在的意涵,遠超過任何單一個人的生活,個人存在的意義僅在他必須為這個大團體奉獻或是為民族而生。一旦社會呈現疏離、分裂時,這種狂熱的愛國主義認為民族主義可以成為回復民族尊榮與自信的工具。
(四)反殖民主義式民族主義
部分開發中國家所出現的民族主義是基於對殖民統治者的鬥爭,在非洲與亞洲,對「民族解放」的期盼塑造出民族意識。二十世紀後的地緣政治因為反殖民主義產生變化。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興起的獨立運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獲得了新的動力,使得過往的帝國,如英國、法國、荷蘭與葡萄牙等,在日益蓬勃的民族主義下紛紛崩潰。
三、民族國家
(一)一種政治組織
民族國家是一個由公民身分與民族性交織而成的自主性政治社群,因此,不同於多元民族帝國和城市國家。
(二)一種政治理想
民族國家是一個原則,也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整個民族只有一個國家」。因此,這承認了現代國家無法在文化上具備同質性。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