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概述

作者:陳雲飛&許文達&夏進

孟子之概述

篇數       

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今本七篇。

作者      

孟子七篇非出一人之手,非輯於一時,或由公孫丑、萬章輩隨時筆記,而經孟子潤色而成。

內容      

1.孟子闡揚孔子學說,崇仁義,道性善,貴王賤霸,唐韓愈以為孟子之功不在禹下。

2.孟子之教育思想,主張自得。

3.孟子論性,性善諸說,持論堅定;與告子雄辯,開辯論之先河。

4.孟子政治思想本於孔子,然其所倡民貴君輕之說,實開今日民本、民權之先河。

地位       

孟子原屬子部,直至宋朱熹作四書集注,宗程子之說,以為孟子傳孔子之道統。自此孟子升格為經書。宋光宗紹熙間,叢刻十三經,孟子正式被收入,為十三經之一。

注疏       

孟子注疏是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注家以漢趙岐章句,宋朱熹集注,清焦循正義為最重要。)

孝經

作者       

孝經作者,昔賢有三說:

1.曾子作。(司馬遷)

2.孔子作。(班固)

3.曾子弟子作。(宋晁公武之郡齋讀書志)

以上三說,以曾子弟子所作一說較為可信。

內容       

書中多記曾子之言行,為發揚孝道之書。

篇數       

凡十八章,屬今文。(第一章為經,下十七章為傳)

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

篇數       

漢書藝文志著錄爾雅三卷二十篇,今本十九篇。

作者       

1.或言孔子所作,或言周公所作,或言叔孫通所作,至清邵晉涵則謂孔子門人所作。

2.其實乃漢代經學家,綴輯舊文,遞相增益之作。

地位       

是我國最古之訓詁書。

價值       

我國古今語法不同,後人通古今之訓,必賴爾雅。

注疏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