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的垂直結構:平流層

作者:吳家銘

大器的垂直結構:平流層

(1) 高度:

介於13公里至50公里間。

(2) 主成分:

臭氧。

(3) 每升高1公里

溫度增加5℃,又稱溫暖層。

(4) 含臭氧(O3)

具有吸收紫外線功能,可保護地球表面避免強烈紫外線侵襲,又稱臭氧層。近年來受到氟氯碳化物破壞。

(5) 此層無氣流翻騰現象

適合噴射客機飛行。

(6) 平流層頂

是大氣層中溫度最高的位置。

(7)  NO及Freon-12(飛利昂-12)可破壞臭氧層。

Freon-12如 CCl2F2(二氟二氯甲烷)及CCl3F。(飛利昂–12通常當作冷媒)。

中氣層

(1) 高度:

介於50公里至80公里間。

(2) 主成分:

氧、臭氧、二氧化碳、氮、氫、氮的氧化物。

(3) 每升高1公里

溫度下降約3℃。

(4) 太陽短波輻射很少被吸收

熱源來自該層底部,氣溫隨高度而遞減。

(5) 此層氣體易受輻射線

(短波輻射:紫外線)激發進行光化學反應,如NO2(g)的廢氣會產生光煙霧,故又稱光化層。

游離層

(1) 高度:

介於85公里至550公里間。

(2) 主成分:

氮離子(N ),氧離子(O ),一氧化氮離子(NO+)及電子(e–)。

(3) 溫度相當高

隨高度上升溫度急速增加,又稱增溫層。

(4) 電磁波在此層反射回地球表面

又稱無線電波反射層。可作遠距離通訊;太陽黑子每隔11年為週期,所釋放的能量會干擾游離層,造成衛星訊號中斷。

外氣層

(1) 高度:

介於550公里至1000公里間。

(2) 主成分:

氫、氦。

(3) 為大氣最外層

亦是太空的起點。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