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

作者:陳亦凡自然與人文地理

墾丁國家公園

中華郵政

(一)簡介

位於屏東縣境內,成立於民國73年,是我國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公園,三面環海,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合計共約33,289公頃。

1.地理:

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不斷的作用,陸地與海洋彼此交蝕影響,造就了本區高位珊瑚礁、海蝕地形、崩崖地形等奇特的地理景觀。

2.氣候: 

(1)本地區屬熱帶性氣候,年溫差不大,夏季特長,冬季不明顯,1月最冷,平均氣溫為攝氏20.5度;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攝氏28.3度。

(2)全年氣候溫暖,草木不枯,為一避寒勝地。

(3)特殊的海陸位置加上熱帶氣候的催化,此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態樣貌。

(4)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的東北季風特別強,俗稱落山風,為本區特有現象。

(二)重要管理分區

1.生態保護區:

(1)南仁山生態保護區

位於國家公園東側的滿州鄉南仁村,保護區海拔最高不過526公尺,卻是臺灣少數僅存的低海拔原始熱帶季風雨林,同時形成熱帶、亞熱帶與溫帶植物分布於南仁山區,受恆春半島特殊季風及雨量季節性分布的影響,共有2,200餘種植物。

(2)砂島生態保護區

位置:
砂島位於鵝鑾鼻與香蕉灣之間,由於鵝鑾鼻與香蕉灣之間的海岸線向砂島方向交會,形成一個90度夾角的袋狀海岸線,因此沿岸流攜帶的砂子容易堆積在此形成海灘。

成分:
砂島早期因海灘砂子堆積有如小島一般,故被稱之為砂島,為墾丁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小的生態保護區。
沿岸的砂灘是由海洋生物殼體所組成的貝殼,砂灘生物殼體的含量高達90%以上,在臺灣本島是相當難有的景觀資源。

(3)香蕉灣生態保護區

沙灘:
位於船帆石東南方約1公里,船帆石至香蕉灣間海域地帶,位於臺26號省道東側懸崖下,全區被臺26線公路分割成2個區段區。地形上,北段為隆起的高位珊瑚礁岩構成之崩崖地形,全區可見崩落或殘餘之巨型珊瑚礁岩林立,地形崎嶇。南段為海蝕溝的裙礁地形,海蝕溝間則雜有珊瑚骨骼、礁岩之礫石及粗粒之貝殼砂。

海岸林:
沿岸生長著茂密的海岸林,並於日據時代規劃為天然紀念林,受到妥善的保護。嗣後由於人為開墾,林相逐漸遭受破壞。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