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禮儀-2

作者:陳毅弘、陳亦凡、龍玉雲

國際禮儀-2

衣的禮儀

一、男士服裝

1.典禮禮服:
(1)大禮服(Swallow Tail、Tail Coat or White Tie):
A.以黑色為主,適合晚間最正式的場合,如國宴、隆重晚宴及觀劇等。
B.後擺是燕子尾形,故又稱燕尾服。褲腳不捲摺,褲管左右外緣車縫處有黑緞帶。
C.要搭配白色的領結,因此可稱之為白領結(WhiteTie),白色硬胸式或百葉式襯衫,硬領而折角。
D.白色織花棉布背心,皮革或棉質白色手套,黑色絲襪,黑色皮鞋。
E.有些高貴與具有品味的紳士,會注意內著的襯衫,若需配上袖釦,則務必配上合適的袖釦。
(2)早禮服(Morning Coat):
A.日間在特殊的場合,如呈遞國書、婚喪典禮、訪問拜會等時常穿著早禮服。
B.上裝:早禮服的上裝長與膝齊,顏色尚黑,亦有灰色者。
C.背心:背心多為灰色以配黑色上裝。
D.深灰色柳條褲、黑白相間斜紋或銀灰色領帶、白色軟胸式或普通軟領襯衫、黑色光緞硬高帽或灰色高帽、灰色羊皮手套、黑色絲襪及黑色皮鞋。
(3)小晚禮服(Tuxedo,Smoking,Black Tie,Dinner Jacket,Dinner Suit or Dinner Coat):
A.晚間集會最常用之禮服,亦為各種禮服中最常使用者。
B.通常上裝為黑色,左右兩襟為黑緞。
C.夏季則多採用白色,又稱為白色小晚禮服。
D.褲子均用黑色,左右褲管車縫飾以黑色緞帶,搭配白色硬胸式或百葉式襯衫、黑色領結、黑襪子及黑色漆皮鞋。
2.一般服裝:
(1)西服(Suit):
A.適用於拜會或參加會議等工作上正式場合。
B.打領帶、著白(淺)色長袖襯衫,配黑(深)色鞋及黑(深)色襪,上裝與長褲宜同色同質料,顏色以深色為宜,夏季或白天可著淡色西服,如果參加正式晚宴,仍宜著深色西服。
C.應注意者,單排扣西服,不論二顆或三顆,最下扣均不扣;坐下時扣子可解開;起立時,則須扣上。至於雙排扣西服,最下扣可扣亦可不扣,不論坐或立,扣子不可解開。著三件式西裝,背心最下扣亦不扣。
D.正式場合,不宜脫下西裝上衣,或解下領帶,亦不得於上衣內穿著短袖襯衫。倘使用吊帶,更不宜外露。領帶的顏色及圖案應求雅緻,寬窄則宜與西裝上襟之比例一致,長度則以到腰際皮帶環扣處為宜。
E.西裝左右兩口袋為裝飾用,勿裝任何東西,口袋蓋應外翻,不要收入口袋內。
F.皮鞋與西裝之顏色必須相互配合得稱,深色西裝應配深色皮鞋及襪子,著深色皮鞋時,不宜配紅色、黃色、白色或其他淺色襪子。
(2)時尚便服(Smart Casual or Business Casual):適用於較不正式場合穿著,著休閒長褲,搭配長袖襯衫,外加夾克或外套,通常不打領帶。穿著皮鞋或休閒鞋(非運動鞋)。
(3)休閒便服(Casual):適用於輕鬆交際應酬之場合,著休閒長褲或牛仔褲,搭配POLO衫或T恤及休閒鞋(非運動鞋)。

二、女士服裝

1.適當化妝是女士出席正式場合基本禮儀,應避免濃妝豔抹、香氣逼人、髮型誇張。配戴飾物亦不宜過多或發出叮咚聲響。
2.女性出席正式場合可依不同性質穿著旗袍、洋裝或套裝等。一般白天著短旗袍,晚間正式場合著長旗袍或長禮服(evening gown),配以披肩,不宜加上毛線衫。
3.女士在白天之集會均可戴帽,如上教堂,晚間則不宜戴帽,參加園遊會不僅可戴帽並可攜帶陽傘。

住的禮儀

一、平日家居

1.家居應保持安靜,不可有妨礙他人之聲響行為,如大聲說話及哼唱歌曲等。
2.開關門窗、移動器物、使用盥具、上下樓梯、步履地板,務須輕緩,不可發出震動聲響,影響鄰居。
3.寓內有小孩,應禁止他們奔跳,以免干擾他人。
4.居住公寓飼養寵物應考慮是否影響鄰居安寧。
5.住家裝潢整修或遷移應選擇適當時間,宜避免清晨、午休或夜間等休息時段。

二、作客寄寓

1.作息時間應力求配合主人或其他房客。
2.進入寓所或他人居所應先揚聲或按電鈴,不可擅闖或潛入。
3.未獲主人同意前,勿打長途電話、開冰箱或在主人家會客。
4.晚間如有多人聚會或遠行前,應先通知主人或鄰居。
5.臨去前,應將臥室及盥洗室打掃清潔,恢復原狀。

三、旅館投宿

1.宜先預訂房間,並說明預計停留天數。
2.旅館內不得喧嘩或闊談,電視及音響之音量亦應格外注意節制。
3.旅館內切忌穿著睡衣或拖鞋在公共場所走動或串門子。
4.不可在床上抽煙,不可順手牽羊,儘量保持房間及盥洗室之整潔。
5.不吝給小費,準時辦理退房手續。
6.小孩在走廊、餐廳或旅館大廳等公共場所追逐奔跑時,應予制止。
7.就浴時須將浴簾拉上,並置於浴缸內,以免濺溼地板。

行的禮儀

行的禮儀約可分為行走、乘車、乘電梯及上下樓梯等介紹。

一、行進走路時,應注意的重點

1.原則:前尊、後卑、右大、左小。
2.與長官或女士同行時,應居其後方或左方,才合乎禮儀。
3.三人並行時,則中為尊,右次之,左最小。
4.三人前後行時,則以前為尊,中間居次。
5.與女士同行時,男士應走在女士左邊(男左女右的原則),或靠馬路的一方,以保護女士之安全。此外,男士亦有代女士攜重物、推門、撐傘、闢道及覓路的風度。
6.行進之間改變方向,應注意後方有無來者,避免碰撞。人多處應注意本身攜帶物品勿碰觸他人。倘無意中碰觸他人應即致歉。
7.路邊呼叫計程車,應注意上、下車地點,避免妨礙後方車輛行進及路人安全。

二、乘車時

1.有司機駕駛時:
(1)駕駛盤在左,以後座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駕駛盤在右,以後座左側為首位,右側次之。(駕駛盤在左,各國實踐一致,均以後座右側為首位;至於駕駛盤在右,各國實踐則不一。如:日本則以後座右側為尊。)惟不論駕駛盤在左或在右,前座司機旁的座位均最小。依國際慣例,女賓不宜坐前座。
(2)以三人乘坐之汽車為例,如靠右通行,坐乘第二位者應繞至車後左門上車,但如在鬧區車水馬龍處上車,則坐乘第二位者可自右門先上車,地位最尊者後上,而第三位殿後。下車時,第三位最早下車為後座乘客開車門,後座則按第一、二之順序從右邊下車。又男女同乘時,因女士先行上車,故男士應居右側座位。
2.主人親自駕駛時:
(1)以前座為尊,且主賓宜陪坐於前,若擇後座而坐,則如同視主人為僕役或司機,甚為失禮。
(2)如果主人夫婦駕車迎送友人夫婦,則主人夫婦在前座,友人夫婦在後座。倘若主人旁之賓客先行下車時,後座賓客應立即上前補位,方為合理。
3.非有必要,後排中間儘量不安排座位,寧可多備一部車,尤其是官式安排或男女賓客同時乘坐之時。

三、搭乘電梯時

1.位高者、女士或老弱者先進入或走出電梯,為基本之禮貌。
2.先出後進,如遇熟人不必過分謙讓,以免耽誤其他乘客的時間。
3.進入電梯後,應轉身面向電梯門,避免與他人面對而立(美式);或宜側身相向,不宜背對人(歐式)。
4.電梯內不高談闊論,切勿吸煙。

四、上下樓梯

1.上樓時:女士在前,男士在後;長者在前,幼者在後,以示尊重。
2.下樓時:男士在前,女士在後;幼者在前,長者在後,以維安全。

五、搭飛機時

1.上飛機時,應禮讓老、弱、孕婦及攜帶小孩者先行登機。
2.在機艙內,如欲更換座位,應等全體乘客就座後,始行更換。
3.下機時,請依座位序號先後下機,切勿爭先恐後。
4.機艙內,請勿高聲談論或喧嘩,影響其他乘客安寧。
5.在機艙內移動,應儘量避免碰撞他人座椅。
6.用餐時,需將椅背扶正,以免妨礙後座用餐。

育的禮儀

育包括的範圍很廣泛,從日常生活的寒喧問暖到在正式場合的應對進退,幾乎所有的一舉一動皆為育的範圍。

一、須作自我介紹之場合

1.女主人與來賓不認識時,來賓可先作自我介紹。
2.正式晚宴,男士不知鄰座女士芳名時,男士須先作自我介紹。
3.在酒會或茶會遇陌生賓客時,可互報姓名自我介紹。

二、介紹前

主人應先考慮被介紹者之間有無任何顧慮或不便,必要時可先徵詢當事人意見。此外,不宜為正在談話者或將離去者作介紹。 

三、介紹的順序

1.將男士介紹給女士。惟女士與年高或位尊者(如總統、主教、大使、部長等)相見時,則需將女士先為之介紹。
2.位低者介紹與位高者。
3.將年少者介紹與年長者。
4.將未婚者介紹與已婚者。
5.將賓客介紹與主人與將個人介紹與團體。

四、介紹之稱謂

1.對男士一般通稱先生,已婚女士通稱夫人,未婚女士通稱小姐(Ms.)。
2.我國對總統、副總統、院長、部長之介紹,通常直稱其官銜而不加姓氏,西洋人則對之通稱閣下(Your Excellency)。對國王、女王稱陛下(Your Majesty)。
3.對上將、中將及少將一律稱將軍(General),對上校、中校均稱Colonel。
4.對大使可稱Your Excellency或Mr. Ambassador(女性為Mme. Ambassador)。
5.對公使尊稱Mr. Minister(女性為Mme. Minister)。

五、握手禮

1.握手時,應距離受禮者約一步。伸出右手,四指並攏,姆指張開與受禮者相握。
2.握手之時間不宜太久,亦不宜用力過猛,但為表示親切,握手時可上下微搖,但不可左右亂擺。
3.握手時,要目視對方之眼睛,微笑以對。
4.握手時,無需一邊鞠躬一邊握手。
5.握手禮的順序:
(1)男士與初次介紹認識之女士通常不行握手禮,僅微笑點頭即可。
(2)男士對女士不可先行伸手請握,須俟女士先伸手,再與之相握;惟男士年長或地位崇高者,不在此限。
(3)女士彼此相見,應由年長或已婚者,先伸手相握。
(4)主人對客人有先伸手相握之義務。
(5)對於長官或長者,不可自己先伸手相握。

六、西方的擁抱禮與貼頰禮

1.歐美地區,熟識友人間常用擁抱禮,惟原則上男士不可主動擁抱女士,須待女士主動表示後才回應。
2.貼頰禮於歐美地區亦甚普遍,惟切記,貼頰禮通常僅適用於女性對男士,或女士對女士;一般僅貼右頰,亦有先貼右頰後再貼左頰的。貼頰次數因各地區風俗民情之差異,而有不同。

七、拜訪

不論公務或私誼性質之拜訪,均宜事先約定時間,勿作不速之客,並應準時赴約,早到或遲到均不應該。拜訪時如主人不便長談,應小坐片刻即告退。

八、送禮注意事項

1.禮品在包裝前應撕去價格標籤,同時,除非本人親送,否則應在禮品上書寫贈送人姓名或附上有”With the Compliments”的名片。
2.西洋禮俗於接受禮品後當面拆封,並讚賞致謝。
3.於親友亡故公祭時宜致送花圈輓軸,前往醫院探病時宜攜鮮花水果。
4.喪禮致送輓軸、輓聯、輓額、輓幛、花圈、花籃或十字花架等,其上款應題某某先生(或官銜)千古,如係教徒可寫某某先生安息,如係女性,可寫某某女士靈右或蓮座(佛教徒),下款具名某某敬輓。西洋習俗較為簡單,可在送禮者具名之卡片上題:With Deepest Sympathy,而在卡片信封上書寫過世者之姓名,例如:To the Funeral of the Late Minist John Smith。參加喪禮時,須著深色西服及深色領帶。
5.依西方禮俗,受邀參加婚禮者倘非新人至親,一般不致贈禮金,而以美觀實用之禮物向新人致賀,亦可參考新人提供之禮品清單獨自或與他人合購禮物相贈。

九、懸掛國旗

1.尊右之原則(依懸掛旗之本身位置面對觀眾為準):國旗之懸掛以右為尊,左邊次之。以地主國國旗為尊,他國國旗次之。故在國外如將我國國旗與駐在國國旗同時懸掛時,駐在國國旗居右,我國國旗居左。
2.國旗如與非國旗之旗幟同時懸掛,國旗應居右且旗桿宜略高,旗幟亦可略大。     
3.多國國旗同時懸掛時,旗幅大小及旗桿長度均應相同,以示平等。
4.當多國國旗併列時(十國以上),以國名之英文(或法文)字母首字為序,依次排列,惟地主國國旗應居首位,即排列於所有國家國旗之最右方,亦即面對國旗時觀者之最左方。
5.倘多國國旗並列(十國以下),雙數時地主國居中央之右,其餘各國依字母先後分居地主國左右。而單數時,地主國居中央之首位。

十、寒暄

1.賓主相互介紹後,宜彼此溫馨寒暄,談話內容不宜觸及宗教、政治、婚姻、年齡、職業薪酬等較私密議題,最好談天氣、球賽等一般話題。
2.洽公、談話、寒暄等應注意口腔衛生,注意有否異味,以示尊重,並可避免影響談話氣氛。

十一、使用行動電話的禮儀

1.開車時請勿使用手機。
2.用餐時不宜在餐桌上使用手機,應至大廳或餐廳外談話。
3.公共場所如參加音樂會或出席會議,應關機或採用震動模式,以免妨礙會場安寧。
4.公共場所使用手機應壓低音量並長話短說。

樂的禮儀

一、在酒會、茶會或園遊會時

1.迎賓:主人應在會場入口處迎賓,一一握手歡迎。惟客人不宜停留接待線上交談過久,以免妨礙他人進入。
2.致詞:酒會時,可安排主人致歡迎詞,茶會及園遊會則不需要。
3.開始後:主人可入內周旋於賓客間寒暄致意,客人可逕與未經介紹之來賓接觸談話,不宜孤坐呆立。
4.結束時:主人應在出口處送客。若賓客擬早退,不必驚動主人,可逕自離去。

二、音樂會

1.務必提早於開演前十分鐘入場,以免影響節目演出。如果遲到,應俟節目告一段落後再行進場入座。
2.不宜攜帶嬰兒或小孩入場,場內不可吸煙、吃零食或交頭接耳。持有手機者務必關機。
3.入場時,男士應負責驗票覓座,並照顧女伴入座。 
4.應待完全謝幕後,賓客才可起立離席出場。

三、舞會時

1.舞會為外交或社交酬酢之經常活動,分茶舞(Tea Dance)或餐舞(Dinner Dance)還有正式舞會(Ball)及化裝舞會等。
2.與會時:參加舞會時,除正式舞會或性質較隆重者外,雖遲到亦不算失禮,有事須早退時,可自行離去,不必驚動主人及其他客人。
3.開舞:舞會照例由男女主人或年長位高者開舞。
4.邀舞時:應先徵求同意,欲與已婚女賓共舞時,宜先經其夫許可,以示禮貌。

四、高爾夫球敘

1.時間:謹記不可遲到,應於約定開球前20分鐘抵達球場。
2.開球:首洞開球可依據抽籤或差點順序,依序開球。其後各洞開球順序,則依據前洞擊球成績,由最低桿數者依序開球。
3.擊球順序:以距離果嶺最遠者先擊球。
4.推球順序:以距離球洞最遠者先推球。球員於果嶺上走動,不可踩踏其他球員推球行進路線。
5.球場上之優先順序:
(1)跟上前組是任何一組球員的責任。如果某一組球員落後前組一洞並耽擱到後組的進度,該組球員應該禮讓後組球員超越他們,且不論後組球員人數多少。
(2)球場上之優先順序應該由一組的擊球速度來決定,進行整回合(十八洞)比賽的球員有權利超過那些進行短程比賽的球員。
6.注意事項:
(1)球敘進行中不可拖延時間,遵守快走慢打之守則。
(2)前組球員未走至安全距離時,不得從後擊球。
(3)球伴有協助覓球之禮貌,如因覓球而耽誤時間,宜讓後面球員先行通過。
(4)每洞結束後,球員應立即離開果嶺。
(5)球員擊球時,其他人不得站立於其前方或後方視線範圍內及其揮桿範圍內,亦不宜在旁走動或交談,宜與擊球者保持適當之安全距離。
(6)球員不得任意移動球,移球前需取得同組球員之同意。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