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

作者:林林元

國際收支

一、國際收支之意義

國際收支為某一定時間,本國居民與外國居民間各種經濟交易的有系統記錄。所謂經濟交易包括物品與勞務的交易、資本的移動、片面轉移、黃金與通貨的增減等。

二、特點

(一)此處所謂居民指國內各經濟單位,包括個人與政府。
(二)經濟交易指有價值的物品、勞務、資產的交換移轉。
(三)通常限於一定時間之內。
(四)國際收支平衡,即借方與貸方相等。

三、國際收支表

(一)意義:
若將國際收支的各種項目,依會計記帳方式,分別列入借方與貸方,借方項目為此年中外國人對本國人的各種債權,貸方項目則為本國人對外國的債權,可得國際收支平衡表。編製國際收支平衡表有助於政府了解當時的國際交易情況,作為決定貿易、外匯及貨幣政策的參考。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重要項目:
中央銀行自1997年後即依照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五版國際收支手冊的規定,編製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經常帳    包含:
1.貿易帳:
商品、服務、經常移轉收入與支出的記載佔經常帳最大比例。
2.勞務帳:
要素所得(薪資、利息、股利等)收入與支出的記載。
資本帳    包含資本移轉及非生產性、非金融性資產(如專利權、商譽等無形資產)的取得與處分。其中,對外捐贈即屬無償性資本移轉。
金融帳    記載一國對外的金融投資或借貸交易金額,可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與其他投資,各類投資均區分為資產(居民對非居民之債權)及負債(居民對非居民之債務)即國際投資。
官方準備
(準備資產)    1.又叫做「國際清償帳」。若前三項加總餘額為正,則代表國際收支有盈餘,外國政府須支付等量的外匯給我國;反之,若前三項加總餘額為負,則代表國際收支為赤字,本國政府須支付等量的外匯給外國。
2.亦指中央銀行所控管隨時可動用的國外資產,包括黃金、外匯存底與其他債權。
誤差與
遺漏淨額    為官方準備與經常帳、資本帳、金融帳,合計差額
<本段參考來源: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http://www.cbc.gov.tw>

四、國際收支失衡時的調整方法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方法有四:
(一)調整匯率
在逆差失衡時,須提高匯率(貶值);反之,降低匯率。
(二)改變相對價格
以調整國內絕對價格,即改變國際相對價格來改善國際收支失衡。
(三)調整相對的所得水準
逆差失衡可因本國所得相對減少而獲得改善(因進口是所得的函數)。
(四)直接管制
以直接管制國際收支或其他部門,以促成國際收支平衡(如限制外國商品輸入)。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