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所得與通貨膨脹-2

作者:元 林

國民所得與通貨膨脹-2

通貨膨脹

一、定義

指一般物價水準持續而且顯著地上漲。一般物價水準視情況可由三個指標來判定:
(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二)躉售物價指數(WPI)
(三)國民所得平減指數(GNP or GDP deflator)
一般來說,只要物價連續二季顯著上漲,即屬通貨膨脹。若物價上漲不顯著,則亦不能歸為通貨膨脹,至於「顯著」的定義,則視各國而有所不同。

二、形成原因

(一)以政策差異區分
1.財政性通貨膨脹
如一國因戰爭為籌措龐大的軍費,入不敷出,因而不得不增加政府預算赤字,結果導致貨幣貶值,導致物價上升。另一方面,戰後由於百廢待興,復原所需經費甚鉅,政府必須透過舉債並增加貨幣供給,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不斷上漲。凡此種種,均屬財政性的通貨膨脹。
2.貨幣性通貨膨脹
如國營行庫對公營事業大量低利貸款,或商業銀行用擴大信用增加貸款,使得經濟體系之貨幣供給量大幅增加,市場通貨數量暴增,因而形成通貨膨脹。由於民間的可支配貨幣數量增多,使得貨幣價值降低,使企業生產要素價格上升,繼而導致消費價格,亦隨之上升。又如出口增加,因外匯儲備增多,政府不得不增發通貨以因應外匯順差所需要的貨幣,亦足造成貨幣價值下降的壓力。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為配合經濟發展的需要,貨幣供應量大都呈現與年俱增的趨勢,凡此均屬經濟性的通貨膨脹,也必引起物價的上漲。
(二)以預期效果區分
1.非預期通貨膨脹
(1)所得與財富分配:
A.得利者:
實質資產所得者、債務人、股東、持有實質物資者(報酬隨物價變動而變動者)。
B.受害者:
固定薪資、租金、利息、退休金、年金收入者、債權人以及公債持有者。在物價膨脹的過程中,貨幣購買力亦隨之下降,商品價格上升,貨幣所得者因此受害,而實質資產所得者因此得利。
(2)生產效率降低:
物價膨脹,使生產成本增加,降低生產效率。
(3)資源分配不當:
投資者利用物價上漲的機會從事投機炒作,而不從事正當生產活動,導致資源分配不當。
(4)經濟成長受阻:
貨幣購買力下降,使得民間投資能力降低,且儲蓄意願降低,導致資本形成銳減。
(5)金融體制崩潰:
民眾對本國貨幣失去信心,國內金融體制崩潰。
(6)國際收支惡化:
因本國物價上升,導致本國商品失去出口競爭力,使得本國出口減少,進口增加,造成國際收支惡化。
2.可預期通貨膨脹
由於物價膨脹已被民眾事先預料到,因此民眾會提早有所反映,而不會有所得與財富重分配效果,但仍會造成以下成本:
(1)菜單成本:
因物價膨脹,使得商家提高商品價格,故須再花費一筆成本,重新製作菜單。
(2)皮鞋成本:
因物價膨脹,使得民眾必須常跑銀行提款,以因應消費支出所需。
(三)以成因區分
1.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通常在有大量閒置資源未充分利用的情形下,總需求的增加將帶來就業資源的增加,而物價上漲則極微,甚至沒有。但隨著總需求的繼續增加,產量的擴大,在生產過程中會逐漸發生瓶頸現象,雖說真實產量仍繼續增長,但物價上漲幅度亦逐漸顯著,而當到達充分就業時,則真實產量不再增加,所有貨幣所得的增加,將純粹表現於物價的上漲總供給AS不變,總需求AD持續增加,造成高物價與高產出。
2.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由於生產成本的增加,導致廠商生產數量減少,同時為了反映高額的生產成本,物價亦隨之上漲。此外,由於廠商之生產規模銳減,導致勞動需求大幅降低,進而使勞動雇用量減少,造成失業問題,故產出所得亦隨之減少在經濟體系之總需求AD不變下,使得總供給AS減少,造成高物價高失業率高痛苦指數(通貨膨脹率+失業率=痛苦指數)。
3.結構性通貨膨脹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有些部門發展特別快速,而有些部門則在萎縮,由於各部門之間勞力、資源等移動不易,於是在迅速發展中的部門將因短時間內勞力、資源的缺乏而發生急劇的物價上漲,並且波及整個經濟體系,而使一般物價水準上漲。
4.預期心理造成的通貨膨脹
只要膨脹心理存在,即可導致通貨膨脹。此可從三方面觀察之:
(1)大眾已經看到未來物價上漲的跡象,所以會提前有所行動,而此具體的行動,不外乎提早大量搶購商品,這使得原本預期未來才會發生的物價上漲,因大眾的預期心理,而提早發生。
(2)大眾已經預期到未來利率的走勢後,會事先採取對策,這使得當下市場利率亦受到影響,貸款者除利率以外,會再另外要求對物價上漲之補償,而借款者也會願意付出除利率外物價上漲之代價,當個別借貸利率與平均市場利率之間存在差異時,又會引發物價再一次的上漲,其上漲率即為預期價格上漲率。
5.輸入性通貨膨脹
由於進口輸入品價格之上漲,而使得以進口原物料為生產要素的商品物價上漲的現象(如石油危機)。此種通貨膨脹對小型開放經濟體尤其顯著。
6.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1)背景:
1970年代中東戰爭,造成兩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機,形成高通貨膨脹、高失業率同時存在的現象。
(2)成因:
A.擴張性政策的濫用(需求拉動型):
擴張性的政策雖在短期內有效果,但在長期政府的所有政策都會被民眾給完全預期而有所反應(長期菲利浦曲線為垂直線),故長期而言,無法增加產出,反而使物價節節上升。
B.生產成本增加(即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能源危機使原物料價格上升,生產減少,物價上升,社會大眾預期物價水準的上升,因此要求提高工資,使生產進一步減少,失業率增加,物價也節節上升。

三、通貨膨脹與利率的關係

(一)費雪方程式(Fisher Equition)
i=r+πe名目利率=實質利率+預期通貨膨脹率
(二)稅後實質報酬率
i×(1-t)=r+πe  r=i×(1-t)-πe

四、防止通貨膨脹的對策

目前全世界無論先進國家,或是新興市場國家,至今仍無解決通貨膨脹的特效藥,只能透過各種相對可行的途徑,來使通貨膨脹的傷害降到最低。
(一)貨幣政策
即中央銀行運用有效的貨幣政策,以調節貨幣的「量」與「質」,透過對貨幣政策工具之運用,達到調節的效果,包含一般性管制,如調整重貼現率、調整存款準備率、公開市場操作,以及選擇性信用管制,如調整保證金比率、消費者信用管制、不動產信用管制等。然而,面對急需抑制的通膨現象,往往會採取最強硬的直接管制,包含信用分配、不當業務之強行制裁、流動比率限制,以及利率上限等等。
(二)改革幣制
即廢棄原來所使用的紙幣,並發行新制貨幣,此為情況十分嚴重時方採取的行動。
(三)貨幣升值或平價提高
只將原有貨幣升值,使進口增加,出口減少,有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
(四)財政政策
指政府運用稅收、預算、債券發行等政策以防止通貨膨脹。
1.減少政府支出:
政府節省開支,減少向央行借款或赤字預算,有助防止膨脹的壓力。
2.增加稅款收入:
政府用徵稅方式把國民所得的一部份轉入政府手中,即可減少大眾的有效需要,緩和物價之上漲。
3.鼓勵國民儲蓄:
在通貨膨脹時,政府以各種辦法鼓勵儲蓄,可吸收人民的剩餘資金,有收縮通貨的功效。
4.使用公債政策:
通貨膨脹時,政府發行國庫券或政府公債,以吸收民間游資,從事公用事業之興建,或鼓勵民間開辦新事業,使產品與勞務數量增加。
(五)其他政策
1.調整產業結構:
把通貨膨脹敏感性比較弱的產品資源,移轉到敏感性強的產品上去,但不可引起生產因素價格之上漲。而對於日常生活普遍消費的財富,應優先鼓勵生產,或給予補助,即可緩和某類物價的上漲。
2.維持工資穩定:
在物價上漲時期,工資如能維持穩定,可緩和物價之上漲。然而,物價的波動,對於生產事業來說,又會對工資造成直接影響,因此,維持工資的穩定,亦為防止通貨膨脹的對策之一。
3.限價與定量分配:
在通貨膨脹時期,政府將有關民生必需的重要物品,訂定一個最高價格,商人不得抬價超過此一限額,以便安定人心。此外,政府將一部份供應不足的必需品,限制購買的數量,使大眾得以平均享受,以免被少數商人乘機抬高物價。

五、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

(一)演變
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浦發現「工資上漲率」與「失業率」呈現抵換關係(Trade off),而後經過其他經濟學家的修正,改為「通貨膨脹率(π)」與「失業率(u)」呈現抵換關係。
(二)最適的π與u
社會福利函數 (Social welfare function)與菲利浦曲線之相切點。
(三)長期菲利浦曲線
長期之下,物價上漲的發生,甚至上漲的幅度,都可以被大眾完全預期,因此,擴張性財政政策短期內可使失業率下降,產出增加,但長期由於民眾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完全正確,最後使得失業率又回到原本的水準。
因此,長期的菲利浦線為一條垂直線,亦即在政府採行擴張性財政政策下,物價不斷上升,失業率卻完全沒有下降。垂直的長期菲利浦曲線又稱為「加速論學派(Accelerations school)」,為貨幣學派的論點,可與古典學派的貨幣中立性互相呼應。

六、凱因斯效果與庇古效果

(一)凱因斯效果(或利率效果):
當物價上升時,造成實質貨幣供給減少,使得實質利率上升,導致投資減少,所得就業亦隨之減少AD為負斜率。
P↑M^S/P↓LM左移r↑I↓Y↓
(二)庇古效果(或實質餘額效果):
當物價上升時,造成實質貨幣供給減少,因流通在市場上之貨幣餘額減少,導致消費支出減少,所得就業亦隨之減少。
P↑M^S/P↓貨幣實質餘額↓C↓IS左移Y↓

勞動市場

一、勞動市場的劃分

(一)勞動參與率(Participating ratio of labor)
勞動參與率= "勞動力" /"15歲以上的人口" 
(二)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失業率= 失業人口/勞動力=失業人口/(失業人口+就業人口)
(三)非勞動力
家庭主婦、失去工作能力者、退休人員…等。
(四)失業(Unemployment)
指全國15歲以上人口當中,目前沒工作、正在找工作,且也可以立即工作的人。
1.摩擦性失業:
又叫過渡性失業。由於勞動力缺乏流動性、就業市場訊息不完全,以及想另謀高就之勞工比例提高等因素,造成待業人口增加。
2.季節性失業:
產業有淡旺季之分,淡季時造成的暫時性失業。
3.結構性失業:
因產業結構轉變,致使部分勞工無法適應新的結構與技術,而被迫離開職場所造成的失業。
4.自然失業: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摩擦性失業與結構性失業是不可避免,而兩者相加,即為自然失業。
自然失業率= (摩擦性失業人口+結構性失業人口)/勞動力=自然失業人口/勞動力
5.循環性失業:
因景氣循環波動至衰退或蕭條,總體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業。
(五)勞動市場均衡
1.勞動需求
實質工資(W)=(名目工資(W))/(物價(P))
工資上漲,根據需求法則,勞動需求(資方)減少。
n^d=n^d (W/P)
2.勞動供給
工資上漲,根據供給法則,勞動供給(勞方)增加。
n^s=n^s (W/P)
3.均衡工資與就業量
當勞動需求等於勞動供給,此時可決定均衡的工資與均衡的就業量(充分就業水準)。此時是在實質工資可以自由上下調整的前提下,工資不具有僵固性。
(六)對失業之解釋
1.古典學派
(1)工會干預。
(2)政府干預。
(3)自願性失業。
古典學派認為,價格機能受到干預乃是非自願性失業存在的原因,因此,只要放寬干預,令工資自然調整,失業便可以解決。而非自願性的失業就不存在,社會上的均衡是處於一種「充分就業(full employment)」的情況,沒有閒置資產,充分就業是常態不是特例。
在工資不具有向下僵固性之下,工資可自由上下調整,故無「非自願性失業」,充分就業為常態。
2.凱因斯學派
若工資向下調整,則勞工必定會到工會團體的抗爭,因此工資只能往上,不能往下調整,工資具有向下的僵固性。雇主即勞動需求者在無法調降工資之下,為了節省整體之勞動雇用成本,便減少勞動雇用量,進而造成失業,故主張「非充分就業為常態」。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