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簡介

作者:陳亦凡x陳毅弘x龍玉雲

各縣市簡介

一、基隆市
基隆位於臺灣北部,三面環山,集商港、軍港、漁港於一身,為進入北臺灣門戶。清光緒年間,為了加強鞏固海防,因而在基隆地區留下了白米甕砲台、二砂灣砲台(海門天險)、大武崙砲台等戰時古蹟。由於地形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基隆的冬天經常多雨,平均溫度僅在攝氏22度左右,素有「雨港之都」之稱。
二、臺北市
1.臺北市是臺灣最大的都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2.臺北盆地是臺灣第二大盆地,北以陽明山為界,西鄰林口台地,東南邊則是雪山山脈。
3.四獸山是環繞臺北市信義區的山脈,舊名錫口山,因山型酷似虎、豹、獅、象,故名四獸山。
4.清代臺北五個城門分別為: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北門(承恩門)、小南門(重熙門)。
三、新北市
新北市是臺灣最北的都市,環繞整個臺北市,總面積達二千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20餘公里,風景名勝之多,為全臺之冠,如著名的觀音山風景區、九份、淡水、東北角、野柳、板橋林家花園、鶯歌陶瓷、三峽古街等;著名特產有觀音山的綠竹筍、白沙灣的花生、沙崙的海瓜子、坪林的茶葉、鶯歌的陶瓷等。
四、桃園縣
桃園縣於2011年1月1日起準用直轄市之編制(準直轄市)。2012年經內政部通過,桃園縣將於2014年12月25日改制為直轄市。改制後的名稱定為桃園市,將成為臺灣五都改制後,第六個直轄市。原縣轄市桃園市將改制為「桃園區」。
桃園縣最早稱為芝芭里,因以前多種桃樹,盛產桃花,故稱桃園,但目前桃花樹已不多見。早期曾因遠東第一大水庫-石門水庫的興建而名盛一時,許多觀光客到桃園,勢必要到石門水庫。而境內最重要的地點,莫過於國家的大門–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於民國99年11月1日起由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每年利用桃園國際機場出入境旅客更達千餘萬人次,桃園縣因此也成為國門之都。
五、新竹縣
新竹縣是全台客家族群分佈最多的縣,早期多由紅毛港及南寮港登陸,以海豐和陸豐人居多。居住在風城的客家人,因為環境的關係,無論是語言、風俗民情和信仰,均自成一格。
六、新竹市
新竹原名竹塹,北從桃園台地的尾端至鳳山崎,南到香山丘陵,三面環山,僅西面臨海,形成一畚箕地形。是臺灣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距離最短之處,人口分佈以客家人居多,占總人口數的85%以上,因此在臺灣的客家文化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閩南人則多係來自泉州,現集中於新竹市。
七、宜蘭縣
宜蘭市位居蘭陽平原中心的精華地帶,河川縱橫提供豐富的灌溉資源,讓居於平原中央的宜蘭市擁有肥沃土地與充裕水源,成為一個農產豐饒的稻米之鄉。這麼多年來,宜蘭市一直是蘭陽平原的經政文教重心,也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
八、苗栗縣
苗栗原名貓裡,語意為平原或美麗之意。位於中部蜂腰地帶,依山面海,群山夾峙的平原,是一個多山的縣城。客家人的入墾苗栗地區,始於乾隆年間,他們沿著後龍溪開發,深入山區,先後開發苗栗縣內之西南、西北及東部地區。由於縣境以客家人居多,道地客家風味的餐飲,頗具特色。
九、台中市
台中位於臺灣西半部的樞紐位置,四季氣候宜人。日治時期,積極興建鐵路、開通公路及海港運輸,讓台中遂躍身為中臺灣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重鎮。
十、彰化縣
彰化素有臺灣穀倉之稱,東南北三面環山,西臨臺灣海峽,境內以八卦山為主峰。該區氣候暖和,雨量適中,宜於農業發展,特別以花卉栽培最為發達。彰化古稱半線,係原住民社名。清雍正年間,閩海居民相繼遷移,聚居現今鹿港一帶,人口、經貿日益繁榮,始設縣取顯彰聖化之意,而名「彰化」。

十一、南投縣
若說中部地區是臺灣的心臟地帶,那南投地區即是「臺灣心」。南投是臺灣唯一沒有臨海的縣。南投縣市面積4100平方公里,境內山多平原少,四周盡是山巒疊翠,觀光資源相當豐富,可說隨處皆是風景。
十二、雲林縣
雲林縣位於臺灣的中南部,嘉南平原的最北端,全縣幾乎是沖積平原,是臺灣的榖倉及農業縣,臺灣的布袋戲從雲林開始發跡,因此雲林縣享有「布袋戲」之鄉的美譽。
十三、嘉義縣
嘉義原名諸羅,明天啟2年(1622),福建漳州人顏思齊率人自笨港(今雲林北港與嘉義新港一帶)登陸開墾,可謂臺灣最古老的漢民聚落之一。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起義,諸羅軍民全力守城,事後清廷為嘉許當地軍民之義舉,遂將諸羅改名為嘉義,至今嘉義市義民廟內尚保留此段史蹟。
十四、嘉義市
位於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北端,北回歸線經過本市南邊約一公里處。本市開發甚早,荷蘭人留有「紅毛井」、「紅毛埤」等遺跡。明鄭時代,在屯田地設有營鎮,日漸形成聚落。清康熙43年(1704),縣署歸治諸羅山(嘉義市),並築建木柵城,是臺灣最早的城柵。
十五、台南市
台南市是臺灣的發祥地,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都市。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在台南開府設治,當時中國居民移居來台者紛至沓來,台南都會之規模於是奠定。至1683年,清國平台,在台南設臺灣府,為全台首府。1885年,臺灣建省,遂改臺灣府為台南府,是為台南得名之緣由。直至十九世紀末期,台南一直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之重心,由於這層歷史淵源,故台南市古蹟名勝特多,佔有臺灣最悠久歷史及文化發展地位,稱為文化古都。
十六、高雄市
1.臺灣南方最繁華的國際城市─「高雄市」,為2009世界運動會主辦城市,因受海洋氣候調節,全年陽光普照、氣候宜人,有獨特的「海洋首都」特性。近年來大力推展觀光事業,已成為全台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2.南沙群島為歐亞海運之要衝,群島中之主島為太平島,民國79年行政院核定由高雄市代管,島上豎有「南疆鎖鑰」國碑,設有氣象臺及無線電臺等設施,並於太平島東方3浬處之中洲礁設立觀鳥亭供生態研究。
十七、屏東縣
屏東縣是臺灣最南端的縣,輪廓狹長,依山傍海,東臨太平洋,西向臺灣海峽,南面巴士海峽,地處熱帶,四季如春,風光明媚,椰影婆娑,充滿南國風味,有臺灣南洋之稱,是國內不可多得的觀光聖地。
十八、花蓮縣
花蓮─昔日名哆囉滿,明朝弘治年間,葡萄牙人航海經過臺灣海峽,繞到臺灣東海岸,發現砂金,就用葡萄牙產金河流「利澳特愛魯」(Rio Dnero)稱呼花蓮。在漢人移居之前,原住民取名也有因自然位置與地形、特殊產物或發生事故而命名的,祇是漢人開拓花蓮之後,更有因拓殖建置的初景、歷史的動機、日本移民懷鄉思而命其本國地名、或語言轉訛而來的地名。
十九、台東縣
台東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境內多山,西邊雄踞著中央山脈,中北部有海岸山脈盤據。從平原到高山,從海洋到離島,自然景觀豐富,從熱帶、溫熱帶到寒帶植物,都可在台東發現。由於受山脈阻隔與洋流影響,台東縣年均溫在22度以上的月份高達8個月。所以台東又有太陽的故鄉之稱。除了高山地形外,台東海岸線綿延長達176公里,近年有賞鯨豚的生態旅遊活動,讓台東的海洋之旅更為豐富。
二十、連江縣
馬祖列島以媽祖而得名,位於臺灣海峽西北西方,隸屬於福建省連江縣,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及羅源灣,與大陸僅呎水之隔,轄分南竿、北竿、莒光及東引等4鄉5島,為目前台澎金馬自由地區最北端之領土。
二十一、金門縣
金門距離中國大陸最近處僅有2100公尺,屬於丘陵地形,主要由花崗片麻岩構成,其歷史均與戰爭有所淵源,堪稱戰爭之島。 
二十二、澎湖縣
1.澎湖舊稱「平湖」、「澎瀛」、「澎海」,又稱「西瀛」、「島夷」等等,是臺灣第一大島,主要的島嶼地景包括玄武岩方山、海岸珊瑚礁、沙灘、漁村文化與候鳥棲地,尤其玄武岩方山構成澎湖獨特的地質景觀,也因冷流與黑潮的交會,造就漁產豐富的海洋牧場。
2.澎湖四面環海,有相當多傳統的漁業活動,其中「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石滬具有特殊的構築條件,一般成滬的條件為:要有石材、潮差大、風浪強、礁棚大等。澎湖的石滬是早期居民以玄武岩及珊瑚礁石所建造的捕魚陷阱。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