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概論

作者:洪大正

原住民族概論


緒論

一、原住民族的文化背景

台灣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盆地、親潮與黑潮、漢族與南島民族等多元地理環境、文化與族群的匯流交會地帶。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一支,包含原住民各族及與漢文化互相涵化的平埔諸族。不到台灣總人口數百分之二的南島語族,居住活動地分佈達一萬六千餘平方公里,佔全台灣面積百分之四十五。在台灣變異性極大的自然環境中,原住民因應不同的生態而發展出不同型態的採集、狩獵、漁撈及農耕的方式;同時,也衍生出不同的聚落型態及建築方式。因此,文化反映著族群跟自然環境的對話關係,在台灣這個生態多樣性的海島,也孕育出台灣原住民文化多樣性的豐富內涵。

二、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

目前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說法有兩類,一是主張原住民族的發源地在島外。一是主張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前一種說法甚普遍,從語言、考古、文獻資料、神話傳說等方面論證原住民族祖先的起源地應是大陸東南沿海。學者甚至推測原住民族移入台灣的年代,例如賽夏族與泰雅族應是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先陶時代即來台,排灣族和卑南族則應是在東南亞巨石文化興盛時期移入台灣。而台灣是南島語族祖居地的說法,是較新的主張,這是許多語言學家的研究結果。不過這些論點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南島民族、平埔族與原住民族

一、南島民族

全世界的南島民族總人口數將近三億,所謂南島民族,係指分布在東南亞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上,以及印度洋中和太平洋島嶼的族群,在地理上的分布極廣,東起南美洲西岸的復活島,西到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南到紐西蘭,而台灣是分布的最北端,包含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畿內亞等,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民族,大多數集中在東南亞地區,目前所知此一南島語族內的語言有一千種左右。
目前,台灣島上的原住民人數約有53萬人,雖然僅佔了世界南島民族人口總數的0.11%,但近年來考古學、語言學、人類學等各方面的研究證據均不斷顯示,台灣在古代南島民族的起源以及自亞洲大陸東南地區向海洋遷徙和擴散的過程當中,佔有極關鍵性的地理地位,應該是數千年前南島語系民族擴散的起源地。今日其他南島民族區域先後遭到回教、基督教、天主教文明影響之際,臺灣的原住民族則相對的保有和傳承了獨特的文化習俗。
由於南島語系所涵蓋的區域廣大、自然環境差異、加上幾千年的歷史演變,形成豐富、獨特、多元的南島文化。根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南島語系民族的文化共同特徵,包括以山田燒墾方式農作,建高架住屋以與地面保持距離,以避濕氣及蛇蟲;吃檳榔,善編簍、織布及狩獵漁撈等。而南島語系民族分布的最北端就是臺灣,有不少證據顯示臺灣和南洋群島的南島民族,千百年來都保持交流往來,並非孤立的民族。


二、平埔族

(一)簡介
平埔族一詞﹐我們常用來指稱居住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從文獻上來看﹐十七世紀初(明朝末期)陳第所寫的《東番記》(1603)是對「平埔族」最完整的描述。當時「東番」或「東夷」用來稱呼台灣的原住民;「西番」和「西夷」則用來稱呼前來中國通商的西方人﹐如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平埔族往昔被日本人及清朝人稱以平埔番、熟番等。
「平埔」兩個字,就字面的意思而言,就是平地的意思;「族」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是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四百年前,早在漢人來到臺灣拓墾、定居之前,臺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宜蘭、基隆到恆春,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人群居住。因此,有些人認為應該稱為「平埔族群」比較恰當。
這些比漢人更早居住在台灣平原地帶的不同人群,由於和漢人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禾」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漢文化為中心的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事實上,從語言、社會、文化、體質上的特徵來看,和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高山原住民一樣,都是屬於南島語民族。
(二)族群分類與分布
平埔族為南島語系民族的一支,可能在五千年前至二千五百年前間移民至台灣。關於台灣平埔族群的分類,人類學家原先分為七種,後分為九種、十種。1990年代初,又有人提出七族十四支的說法。現在採用一般人較熟識的李亦園教授的分類。漢人移民來台後,和平埔族人密切接觸,平埔文化因而迅速被漢文化同化。再加上異族通婚之故,平埔族人漸次融入漢人系統中。
根據李亦園(1955)平埔族可分為下列的族群分類:
1.雷朗族(luilang):台北盆地及桃園。
2.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台北北濱、金山、基隆一帶。
3.道卡斯族(Taokas):桃竹苗地區。
4.巴則海族(Pazeh):台中盆地。
5.巴布拉族(Papora):台中清水、梧棲。
6.貓霧悚族(Babuza):大肚溪以南,濁水溪以北地區。
7.和安雅族(Hoanya):雲嘉地區。
8.西拉雅族(siraya):分佈在台南、高雄、屏東地區。分為西拉雅、大滿(四社熟番)、馬卡道三個亞族。相傳最早的西拉雅系的平埔族人,便是在今台南縣佳里鎮的番阿塭登陸。
(三)族群遷徙
十七世紀初葉,平埔族的分佈區域以西部平地為主。自明鄭以來,尤其清領時期,漢人大批相率渡台,平埔各族首先面臨漢文化的衝擊。由於漢人來台墾荒者日眾,在土地競爭與商業交易中,原住民族皆較居劣勢,外在環境的變遷使得原住民族在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上向漢人學習以求突破,然而現實生活所限,仍致使部份原住民族不得不遷居,另求生存之道。
就全台論,平埔族群的遷徙,以十九世紀清嘉慶道光年間的移住最為繁複,李亦園在〈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一文中,指出較具規模的遷徙,凡四次: 
1.中部平埔族移居今宜蘭縣境。
2.中部平埔族移居埔里盆地。
3.噶瑪蘭族移居今花蓮、台東。
4.西拉雅族移住東部。其中尤以中部平埔族移住埔里盆地,規模最大。蓋平埔族與漢人間的土地競爭,尤以西部平原為劇烈。
(四)現況
1.由於歷經與漢族數百年來的交流與融合,平埔族群的風俗習慣、語言逐漸凋零散佚。目前在學者與平埔族群後裔的努力下,逐漸找回部分的習俗及語言。其中噶瑪蘭族已獲得政府的官方承認,成為台灣原住民族之一。
2.其他平埔原住民之凱達格蘭族、巴則海族、西拉雅族、和安雅族、巴布拉族、道卡斯族等族群已發起平埔族正名運動,要求官方承認平埔族的原住民身分。

三、原住民族

(一)簡介
臺灣原住民族,泛指在十七世紀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人民尚未大量移民臺灣前,就已經住在臺灣及其周邊島嶼的人民。原住民族在清朝時為了與住在平地上的「平埔番」區分,依據漢化程度及居住地點,將他們稱為高山番或生番,日據時代沿用「高山番」作為政治上的分類,只是將「番」改為「族」,泛稱為高砂族,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將原住民族分為「山地同胞與平地山胞」,為了消解族群間的歧視,在1994年將山胞改為「原住民」,後再進一步稱為「原住民族」。
(二)族群分類與分布
台灣原住民族約有54萬人,佔總人口數的5%,目前,經台灣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各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主要分布於台灣東部地區及中央山脈。
(三)現況
台灣原住民的發展乃是國家整體發展的一部份,當前台灣已是富裕民主的社會,可以說已經具備實現優質多元文化生活與多元族群發展的客觀條件。這半世紀以來,發展與現代化可以說是台灣原住民政策的重點與目標,政府當局莫不期望透過政策的設計與努力,以促成原住民與大社會在各方面的整合與改善。然而,原住民在邁向現代化的同時,也深陷於國家政經結構性的劣勢地位,並面臨嚴重的傳統文化消失的族群文化危機,成為台灣社會高度發展下的一件憾事。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