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論

作者:陳奕凡

區域概論

一、臺灣北部區域

(一)範圍:
大甲溪
以北地區    
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和苗栗縣等地。
臺灣北部開發較晚    
但目前卻為全島人口最密集地區,也是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地貌複雜,臺灣北部山地以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為主幹,包括:
桃竹苗臺地    
1.以臺地丘陵為主。
2.原為古山麓沖積扇隆起受河川分割而成。
3.表面覆有紅土,土中多礫石。
4.河川多短小,淡水河上游襲奪石門溪,產生河川襲奪現象。
5.中以頭前溪、大安溪、大甲溪較大,河口有狹小沖積平原。
宜蘭平原    
1.位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之間。
2.由山麓沖積扇及聯合沖積扇所組成。
3.扇端有湧泉流出,地下水資源豐富。
臺北盆地    
1.斷層陷落而成,原為臺北湖,後因湖緣侵蝕作用而消失,形成盆地。
2.淡水河流貫其間,主支流分布涵蓋基隆、臺北、桃園、新竹等縣市。
3.淡水河早期富航利,是臺灣流量最豐、最穩定,水位變化最小河川。
2.氣候:
臺灣北部區域屬副熱帶季風氣候。
(三)人文環境:
漢人移墾:
(1)臺灣北部原為平埔族的生活空間:凱達噶蘭族居於臺北盆地;噶瑪蘭族居住在宜蘭平原。
(2)十八世紀開放移墾,大批漢人攜眷移入。
泉州人(晉江)    臺北盆地及桃竹苗沿海一帶。
漳州人(龍溪)    臺北盆地邊緣及宜蘭平原。
客家人(潮州、梅縣)    桃竹苗臺地。
(3)臺灣北部,以宜蘭為開發較晚者,至清代中期始開墾經營,頭城即為當時開墾之第一站,今日火車站前尚有「開蘭第一城」的石碑。
(四)近代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
經濟    1.清代通商口岸開放,北部的茶葉、樟腦取代蔗糖為全臺貿易出口大宗。
    2.晚清以後,淡水港貿易額更超越南部的打狗港(高雄)。
政治    1.北部區域人口於清末快速增加,多新市鎮崛起如大稻埕、三峽、大溪、竹東等。
    2.清光緒先後設臺北府府衙和臺灣省巡撫衙門於臺北。
    3.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和主要政府機構均設於臺北。
    4.國民政府遷臺,以臺北為臨時首都,政治中心地位確立。
(五)大臺北都會區的形成:
1.大臺北都會區與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密切結合,都會圈的概念已跨越行政區界。
2.民國60年代後,中山高、北二高通車,新竹科學園區建立,使都會圈更形擴大。

二、臺灣中部區域

(一)範圍:
大甲溪至曾文溪之間地區    包括: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特色    中部區域為臺灣最大的稻米、甘蔗生產帶。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東半部    山脈及山前丘陵。
西半部    盆地、臺地與平原。
臺中盆地    
1.為斷層陷落的構造盆地。
2.主要由大肚溪(烏溪)主支流挾帶泥沙堆積而成。
埔里盆地群
1.地殼擠壓形成之陷落盆地群。
2.主要由埔里、魚池、日月潭、頭社等四大盆地及其餘小型盆地群組成,高度約300~700公尺,知名景點日月潭即為於此區域。
大肚、八卦臺地    
1.位居臺中盆地的西緣,主要為礫岩與沙岩地質。
2.高度約200~400公尺,頂部平坦。
清水平原    為海岸隆起平原,臺中港即位於此區。
彰化平原    位於大肚溪與濁水溪之間。
嘉南平原    位於濁水溪與曾文溪之間,為臺灣最大的平原。
海岸濕地
(高美濕地)    
1.日據時期原為海水浴場,臺中港築堤後,大甲溪所挾帶大量泥沙沉積於此,形成海岸濕地。
2.現為生態保護區,有大片雲林莞草、大安水蓑衣等瀕危植物。
2.氣候(熱帶、副熱帶季風氣候):
(1)影響因素:地形、季風與緯度。
(2)特徵:
氣溫    位居北回歸線兩側,全年高溫22°C~24°C。
雨量    由內陸向沿海
遞減    阿里山、玉山約年雨量約3,000mm,至沿海地區減為1,500mm。
    由北向南遞減    愈往南乾季愈明顯。
    降雨季節
分布不均    夏季    西南季風吹送帶來80%的雨量,氣候溫暖濕潤。
        冬季    位在東北季風的雨蔭區(背風坡),氣候乾燥。
3.水文(南北差異大):
濁水溪以南:水資源較少    
1.曾文溪外,河川多源於淺山或平原,流量有限,洪枯期水位變化大。
2.為隆起海岸平原,沖積層較薄,因此地下水蘊藏量較少。
濁水溪以北:水資源較豐    
1.濁水溪、大肚溪、大甲溪均源於中央山脈,源長流量豐,洪枯期水位變化較小。
2.此區多沖積扇,土層較厚,地下水資源豐富。
(三)人文活動:
1.早期(清代):
濁水溪以南    
1.主要作物為甘蔗與甘藷等雜糧作物,以旱作為主。
2.雨量集中於夏季,乾季明顯。
3.埤圳數目雖多,規模小。
濁水溪以北    
1.以水田為主。
2.沖積扇地形上埤圳開鑿較易。
3.河川長,水量豐沛穩定。
4.埤圳規模大:    彰化平原的八堡圳。
臺中盆地的葫蘆墩圳。
2.日人治臺後:
積極發展臺灣的米糖農業,為供應日本本土之用。
(1)水利系統的革新:
1901年    大型私有埤圳收歸地方政府管理。
1921年    頒「水利組合令」將全臺埤圳納入「水利組合管理」。
(2)興建嘉南大圳:
緣由    灌溉面積有限    舊有埤塘雖多,但規模小。
    看天田多    倚賴天候決定收成的看天田,夏季易受洪水沖毀,冬季又乾旱。
    沿海鹽分地    須充足用水來改良土質。
範圍    嘉南平原全區。
水源    引濁水溪與曾文溪之水。
作法    1.三年輪作制。
    2.每一給水區單位    150甲,分三小區,一區種水稻、一區種甘蔗、一區種雜糧,三區輪種,三年為週期循環。
    3.優點    滿足日本的需求、維持較高的地力使用、較易控制防治病蟲害。
3.光復後:
農業上    致力於土地改革及生產技術改良,並支援工業部門建設,成效卓著。
水利環境
的改變    興建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穩定嘉南平原的用水,支持稻蔗之栽培。
都會區
的發展    臺中
都會區    清末日據
時代    臺中為中部行政中心、縱貫線鐵路之重要車站。
民國
40年代    工業化與都市化迅速擴張。
        民國
60年代    臺中港開航、高速公路通車,形成臺中都會區。
    嘉義次
都會區    為嘉南平原的消費中心。
(四)未來展望:
內在
需求轉變    經濟成長與都市擴張改變了人民對農產品需求和人口結構轉型。
    稻蔗田    多改種植市場需求性較高的園藝農作
(如蔬菜、花卉)。
    丘陵地    闢為梯田,種植水果、茶葉。
    沿海鹽分地    發展養殖漁業。
外在環境    加入WTO
的影響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遭嚴重考驗,應選擇市場潛力大、附加價值高、社會成本低的農產(精緻農業)為發展重點之對象。

三、臺灣南部區域

(一)範圍:
1.指曾文溪以南到恆春半島,為臺灣最早墾殖的地區。
2.行政區為包含臺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為中央山脈西側陷落,且為阿里山、玉山山脈南行的末端,平原廣闊。
屏東
平原    1.全臺第二大平原。
    2.高屏溪流貫其中,高屏溪為臺灣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川。
河流堆積旺盛    1.上游坡陡流急,河川出谷口易形成沖積扇。
    2.下游平緩彎曲,多氾濫及沖積平原。
海岸線多變    潟湖淤塞,海岸西移    臺江內海陸化。
    沿海多沙洲、潟湖
可為航道和航運基地    洲外大陸棚廣大,漁產豐富,古稱臺江內海,目前七股潟湖為面積最大之潟湖。
    南端珊瑚礁海岸
為觀光重要資源    高雄附近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地質提供水泥所需之原料。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氣溫    終年高溫,陽光充足。
雨量    夏雨冬乾,夏季西南季風吹送,帶來豐沛溼氣,降水量占全年90%,冬季長而乾適合鹽業發展。
(三)人文環境:
1.商業性的農業墾殖發展歷程:
明朝中葉    大陸漁民來此,從事漁撈和貿易,多屬季節性。
荷蘭時期    由荷屬東印度公司經營,從事蔗糖事業。
清代    漢人大批移入,農墾趨向商業化,米糖為出口大宗,以安平和打狗為輸出港。
2.府城(臺南市)的興起與沒落:
興起    荷蘭時代    赤崁樓初具市街雛形。
    明鄭時期    以臺南為政治、文化中心。
    清朝時期    首設府城於臺南,且以鹿耳門為正式港口對大陸廈門、泉州貿易,故文風鼎盛,文教設施普及。
沒落    港口機能衰退    1.缺天然良港。
        2.臺江內海淤積陸化。
        3.現代化輪船興起。
    經濟地位衰退    北部的樟腦、茶葉取代蔗糖,成為臺灣最重要的輸出品。
    臺灣建省    省城臺北取代了府城政治地位。
    高雄崛起    臺南喪失南部最大都市的地位。

3.高雄市:近代高雄都會區形成,成為南部發展的核心。
(1)早期的打狗(意為竹圍):
優點    水域開闊    為一天然潟湖。
    風平浪靜    外有沙洲(旗津區)為屏障。
    形勢險要    壽山與旗後山對峙。
    含沙量少    河川短小。
缺點    早期港灣內多礁岩。
發展    明末    為大陸漁民烏魚汛期的重要據點。
    明鄭時期    因軍屯和民墾,成永久性聚落。
    清同治2年    開港,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以糖為主。
(2)日治時期:
縱貫線通車    西元1908年,縱貫線通車,打狗為終點站,為海陸運貨物集散地。
興築高雄港    西元1908年,興築高雄港,奠定其現代化港口基礎,逐步取代安平港。
港市結合    鹽埕填築為新生地,成為港市發展的核心。
工業興起    1.基礎建設與基礎工業紮實。
2.糖業發達。
3.水泥工業興起。
4.水產加工與冷凍業發達。
5.作為日本南進的軍事基地,擁有港口和所處位置的雙重優勢。
(3)光復後:
擴建高雄港    配合經濟建設計畫,設置全臺最大的臨海工業區。
設立
加工出口區    1.利用廉價勞力。
2.便利海運。
3.執行政府出口擴張的經濟政策。
重工業區    如中鋼、中船、石化工業。
(四)未來展望:
南部區域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居住品質下降(如民生用水、房屋品質、空氣污染等),未來發展應重視環保議題。

四、臺灣東部區域

(一)範圍:
1.指中央山脈以東之地區,包括花蓮縣、臺東縣。
2.為臺灣開發最晚的地區,俗稱後山。
(二)自然環境:
地形    山地廣大高峻    1.高度1,000公尺以上高山部分占全區面積47%。
        2.海岸山脈、中央山脈東西並列。
        3.山區高峰林立,地勢險峻。
        4.河川由西向東流,多急流。
    平原
狹小    1.高度100公尺以下部分僅占全區面積10%。
        2.花東縱谷南北長150公里,東西寬僅7公里。
        3.濱海斷層崖海岸緊鄰太平洋,海岸線平直、缺乏天然港灣。
氣候    夏季多颱風和暴雨。
(三)人文環境:
1.清初視臺灣東部為番界,禁止西部漢人移入。
2.為原住民生活空間,多分布於山腰上的緩坡。
(四)族群分布:
環境孤立    東西    受高山隔絕。
    南北    有溪谷阻隔。
族群分布    阿美族    原居於縱谷和海岸平原,後為避免威脅,併小社為大社以抵禦外族。
    卑南族    多分布於臺東平原。
    魯凱族
排灣族    在縱谷兩側山地。
    泰雅族
布農族    在中央山脈的東側(由西部東移)。
    噶瑪蘭族    縱谷北部。
    西拉雅族    縱谷南部。

(五)經濟發展:
1.日治時期:
計畫性的開發,推廣殖民地式經濟。
地理
環境    自然上    適合熱帶栽培業發展。
    人文上    日人希望建為具日本社會和文化風尚的地方(為至今仍保留日式建築最多的區域)。
臺東廳    1.拓墾效果不彰。
    2.交通不便。
    3.水土不服。
    4.移民者難以取得土地所有權。
    5.消費品昂貴。
花蓮廳    拓墾較具成效。
    鐵路建設    擴大發展腹地。
    官辦移民    開發較受到重視。
    與原住民隔絕    日人移民較有安全保障。
2.光復後:
發展緩慢原因    1.土地大部分為公有。
    2.交通不便。
    3.工業基礎較差,缺乏技術、資金以及資訊流通。
    4.產業仍以農業為主,導致人口大量外移,生產力低。
現況    逐步朝向商業化和專業化發展。
    沖積平原    無環境污染問題,生產優良稻米。
    旱地    種植甘蔗和雜糧。
    丘陵    開墾為茶園與種植果樹。
(六)未來展望:
發展
觀光業    自然條件    1.斷層崖與多變的海岸景觀。
        2.溫泉、峽谷、瀑布等自然景觀。
    人文條件    原民
文化村    體驗原住民文化,如原住民歲時祭儀-豐年祭。
        文化遺跡    卑南巨石文化、長濱文化。
遊憩中心、民宿的建立    山水美景,融入當地風土文化,建立深度旅遊的服務。

五、臺灣外島區域

(一)範圍:
指臺灣本島周邊島嶼,主要指澎湖群島、金門及馬祖列嶼等三大群島,以及其他如綠島、蘭嶼等小型島嶼。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澎湖群島    1.為臺灣第一大離島群,位於臺灣海峽上,由約90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除最西側之花嶼是由安山岩所組成外,皆為熔岩沉積所形成之玄武岩地質。
    2.地勢平坦缺少高低變化,島嶼頂部平緩之方山地形,為熔岩臺地沉積所形成之地貌景觀。
金門列嶼    地處九龍江口外,和廈門相望,由12個主要島嶼組成。緯度約和臺中市相當,地質上以花崗岩為主。
馬祖列嶼    地處閩江口,近福州,由大小共36個島、礁嶼組成。緯度約和臺北市相當,為花崗岩地質之錐狀島嶼,地勢高低起伏大而陡峭。
2.氣候
澎湖群島    東北季風    每年約有3分之一的時間處於季風的強力影響下,影響植物生長,導致島上植被僅有矮草和灌木得以生長。季風不僅對澎湖的自然環境、景觀產生影響,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東北季風帶來的強風及惡劣海象,使得當地觀光產業因而有「做半年,休半年」的情況。
    降雨量少    受地勢過於平坦影響,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年雨量僅1,000公釐,為臺灣地區年雨量最少的區域。
    自然生態    澎湖群島目前設有兩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兩個自然保留區,分別為「貓嶼海鳥保護區」、「望安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及「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保存當地重要自然生態景觀。

金門列島    氣候    金門屬亞熱帶海洋型氣候,年降雨量約為1,050公釐,多集中在4月至9月,緯度雖和臺中相當,平均氣溫較臺灣本島為低。
    霧季    每年3至5月,南風吹拂帶來暖濕空氣,和氣溫較低的地面及水域接觸,即形成濃霧,厚度可達700或800公尺,影響航空運輸甚鉅。
    自然生態    金門位於大陸沿海之弧線邊緣,地理位置處於候鳥南遷北返的主要路徑上,加以四面環海、自然環境優渥,吸引許多鳥類在此過境停留,共發現199種野鳥,比臺灣本島的候鳥種類更為豐富。
馬祖列島    氣候    馬祖屬亞熱帶海洋型氣候,冬冷潮濕、春季多霧,秋天時氣候較為穩定。年雨量約為1,060公釐,集中在4至9月的梅雨和颱風季。
    霧季    和金門相同,每年3至5月為霧季,此季節不利於航空運輸。
    自然生態    2000年時成立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以保護多種珍貴燕鷗,並開放賞鷗活動,最佳的賞鷗季節為每年5月至8月。
(三)人文環境:
澎湖群島    語言交通    居民以閩南人為主,閩南語為通行語言。馬公為行政中心所在,亦為最大島,各島嶼間以水路為主要交通方式,惟馬公、白沙嶼和西嶼間有橋樑以為聯絡,其中白沙嶼至西嶼之跨海大橋,更為當地之著名觀光景點之一。
    咕咾石    即礁石灰岩,為珊瑚等生物死亡後沉積所形成之石灰岩,早期經常作為建材使用,澎湖當地稱為咕咾石,咕咾石厝、石牆(即蜂巢田、菜宅)即為當地著名之人文景觀。
    王船祭    澎湖居民主要以漁業為生,面對嚴苛的自然環境,生活不易,因此信仰便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的寄託。澎湖大小廟宇將近200座,密度可稱全臺之冠,最具代表性的為以驅離瘟疫、疾病目的之王船祭。

金門列嶼    語言特色    金門居民主要為閩南人,通行閩南語。以金門島為最大島,亦為行政中心,因過去曾為戰地之故,島上四處可見各樣軍事建設,為其一大特色。
    風獅爺    明代以來,由於東北季造成的風害強烈,居民因而設立鎮風的「風獅爺」以鎮風辟邪,並成為當地民間信仰的一部分。時至今日,風獅爺已成為金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馬祖列嶼    語言特色    馬祖居民主要為閩南人,以福州話為主要語言,目前臺灣地區僅馬祖通行此方言系統。行政中心為南竿,亦為馬祖列島人口最多的島嶼。除語言外,馬祖列島仍完整保留傳統閩東式聚落,為其建築特色。
    媽祖    馬祖之名由「媽祖」而來,相傳媽祖之遺體即漂流至南竿馬祖村處,因而興建馬祖天后宮奉祀,當地居民對其信仰極為虔誠,香火鼎盛。
未來展望:
發展觀光業    澎湖群島    澎湖於1995年正式設立為國家風景區,曾於2011年獲世界最大的私人旅遊出版社「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推薦為全球十大世外桃源島嶼之一。擁有離島群中最便捷的交通,以及豐富、多樣性的自然生態,未來將以國際級的海上觀光休閒渡假中心為目標持續發展。
    金門列嶼    金門於1995年設立為國家公園,雖自然資源有限,但豐富的人文觀光資源及濃厚的戰地色彩,使金門在開放小三通後成為熱門的觀光旅遊區域。
    馬祖列嶼    馬祖於1999年設立為國家風景區發展觀光產業,並於2012年馬祖博奕公投案通過,未來規劃成為博奕特區,帶動觀光渡假發展。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