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工作效率

作者:邵康企業管理大意

企業管理工作效率

一、效率之定義

效率(Efficiency)一詞,學者解釋不一:

(一)艾姆生(Harriugton Emerson)

「效率是減去無用的力與事,而增加有用的功效。」

(二)開森(Herbest N. Casson)

「效率是用科學方法,增加工作的功效。」

(三)薩里曼(Edwin R. Seligman)

「近代效率的意義是投入與產出間,努力與效果兼,支出與收入間,消費與獲得間的比率。」
綜上所述,工作效率乃是以最少之金錢勞力,獲得工作上最大功效。

二、影響效率之因素

影響效率之因素,可分外在及內在因素兩種:

(一)內在因素

1.屬於組織效率者:

如領導組織人員之才能、組織結構、指揮路線、組織範圍等。

2.屬於管理效率者:

如管理制度及其方法、執行及監督人才之任用、權責劃分、獎勵與懲罰等。

3.屬於工技效率者:

如技藝訓練、監工及領班、作業環境、工技適應性、疲勞與休息等。

(二)外在因素

1.屬於社會方面者:

如戰爭、經濟、政治、法律及工會、習俗與文化、國民所得、輿論等。

2.屬於市場方面者:

如消費彈性、競爭情形、公共關係之維持、勞務之供應等。

3.屬於自然環境方面:

如氣候、資源、運輸情形等。

三、工作效率之共同通性

(一)簡單性

無論繪圖或代入公式計算,應求簡單而普遍,並能予人充分了解,俾增強效率。

(二)平衡性

就整個事業而言,需各單位之效率平衡發展,彼此應合。

(三)穩定性

由於影響效率的因素甚多,故效率常不穩定。無論增強或減少,一般以「穩定」為主。

(四)伸縮性

效率之範圍訂定時,應有相當彈性,俾在最低與最高限度內,自行計畫如何作業。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